为深入学习了解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际案例,认识西北地区资源互通、资源共享的利用格局,践行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担当,8月3日,乐竞(中国)“团聚酒泉·青春建功”---“E农行动”实践服务队深入甘肃酒泉开展电商助农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兴农文旅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新格局。
参观文旅产业,绘制乡村振兴“新名片”
探月牙泉村,析文旅发展,绘乡村振兴图。为深入探究西北地区的特色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乡村振兴战略,实践队员走进月牙泉镇。在镇政府的安排下,负责人详细阐述月牙泉镇的基础概况,引导实践队员参观月牙泉镇的文旅产业发展项目。依托旅游旺季的人数基础和增长趋势,月牙泉镇的特色“敦煌宿”和景点旅拍行业,凭借独特的风格魅力和优质的服务体验,成功吸引流量、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探访敦煌宿,实践队员认识到特色基础设施带动乡村发展的新模式,经了解,“敦煌宿”通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村内闲置院落,将传统民居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创造了既保留古朴韵味、又融入现代设计的起居设施。实践队员走进“敦煌宿”,体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并存的特色民宿,感受文旅+基础设施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参观驼舍,实践队员探讨旅游产业中骆驼运营的发展现状,了解骆驼作为景观元素和交通工具双重角色的管理挑战,感受独特地域风情的辐射带动作用。
调研特色农业,探寻乡村振兴“特色路”
访农旅发展,察兴农挑战,谋特色发展策。为进一步了解西北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展望,实践队员深入月牙泉镇月牙泉村,了解到其采取“一村两街三片区”的空间布局,树立党建引领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发展李广杏、驼运、农家客栈三大支撑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切实提升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敦煌市的特色林果,李广杏产业已成为月牙泉镇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全镇共种植李广杏3300亩,年产李广杏1300余吨,年产值6600多万元。在村委会的引导下,负责人带领实践队员由杏缘步道走进李广杏采摘园,感受农业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创新结合,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在采摘园内,实践队员对末季李广杏进行采摘,体验亲身制造劳动成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采摘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随着敦煌旅游业的发展,李广杏的产销一体化服务逐渐发展和完善,当地农户采用电商直播+农旅推广的方式,成功扩大李广杏的销售量,助力沙漠“小杏福”飘香全国。
传承非遗文化,争做时代担当“筑梦人”
寻敦煌古韵,启历史之思,融合文旅筑梦想。为增进对敦煌灿烂历史的深刻理解,实践队员前往敦煌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游览博物馆,感悟敦煌历史,探寻文化记忆。讲解员解说丝绸之路的兴衰、敦煌历史的神秘,带领大家踏入了历史长河中,丰富的馆藏文物、完整的文化脉络、生动的历史故事,成为实践队员了解敦煌的最好窗口。 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在敦煌博物馆参与XR沉浸式交互体验,通过“敦煌——时间的守护者”“敦煌遗书——化身修复甬道的工匠”“居延汉简——亲历大汉边疆的烽火岁月”等三个主题,深入感受活色生香、触手可及的历史故事。神秘而有趣的XR互动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敦煌的热爱之情,增强了大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借助XR技术的激发与创新,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将会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本领、提升专业能力,依托专业优势为文化复兴和非遗传承贡献科技力量、奉献青春之志。
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队员对西北地区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激发关注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与农文旅融合的建设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审核 杨磊)